我國油脂產業發展亟需規;咝Щ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0-5-4
上一條:我國制藥/日化/食品機械包裝設備市場現狀分析
下一條:我國包裝機械工業概況
【慧聰食品工業網】 近來我國食用植物油加工業的生產能力和產量繼續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食用植物油加工業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正在加快,經濟效益逐年向好。2008年入統食用植物油加工企業年處理油料能力為7865.7萬噸、油脂精煉能力為2728.6萬噸,分別比2007年增加862.2萬噸和382.3萬噸,增長12.3%和16.3%。食用植物油產量2293.6萬噸,比2007年增加395.1萬噸,增長20.1%。2008年入統食用植物油企業現價工業總產值3435.44億元,產品銷售收入3429.44億元,資產總額1463.21億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36.6%、34.3%、和2.1%。
4月28日于湖南長沙召開的湖南油脂產業發展研討會上,專家預計到2020年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將由2008年的2400萬噸左右增加到2900萬噸左右,增長20.8%。為適應糧油消費剛性增長的需求,必須大力發展糧油食品加工業。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在報告中介紹,2009年我國植物油產量為3280萬噸,其中以大豆油、棕櫚油和菜籽油為主的產量達1888.0萬噸,占食用植物油總產量的82.3%,其中大豆油產量為1243.5萬噸,占總產量的54.2%;棕櫚油產量為368.5萬噸,占總產量的16.1%;菜籽油產量為276萬噸,占總產量的12%。
與此同時,2009年我國凈進口油脂油料折油總計2036.3萬噸,占我國植物油總產量的62.1%。王瑞元認為,我國油脂油料的自給率只有37.9%,自給率較低,對外依存度越來越大。從我國耕地及水資源實際情況來看,這種狀況難以改變。另一方面,目前我國食用植物油加工業的現狀是產品質量不穩定、產出率低、能耗高、污染嚴重和經濟效益差的低水平落后產能過剩,而高水平的先進產能不足。他認為發展先進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是食用植物油加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的生產規模將進一步向規模化、大型化和集團化方向發展。
受官春云院士委托,湖南農業大學教授王國槐在所作的《轉變發展方式促進油菜產業發展》的報告中說,近年來我國油菜籽含油量已有一定提高,現在長江流域多數品種含油量已超過42%,但就整體水平而言,與加、澳、歐洲品種還存在2-5個百分點的差距。我國油菜籽平均單產比歐洲平均產量低20-50%,表明我國油菜產量還有較大潛力。報告提出我國油菜產業的發展,要轉以提高單產為主為提高單產和擴大面積并重;轉以手工操作為主,變為以機械操作為主;轉小規模栽培為規模化、標準化栽培;轉粗加工為主為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為主。
專家認為,農業產業化是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重要途徑,規模經營是產業化成功的關鍵所在。
會議期間,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中國糧油學會、湖南省糧食局、湖南省糧食行業協會,及武漢工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何東平,江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興國,武漢工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劉大川等分別就油脂行業宏觀形式、產業政策、油脂營養與安全、油脂加工新工藝等方面作了專題報告及熱烈探討,高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透視和剖析油脂企業當前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為企業了解形勢、掌握政策、分析市場、搞好決策提供新視角、拓展新視野、傳遞新信息。
2010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