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精裝備進口替代帶來投資機會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1-11-17
上一條:中國葡萄酒消費量持續上升 去年豪飲15億瓶
下一條:“十二五”期間我國食品機械業機遇大于挑戰
【工程機械行業】經濟和投資增速的降低意味著與固定資產投資相關性較大的資本密集型產業以及勞動密集型產業增速將放緩,而技術密集型的精裝備制造業增長會加速。從“十二五”開始,我國精裝備進口替代有望進入快速階段,這一階段技術含量較高的精裝備,包括工程機械、重礦機械、鐵路設備、新能源設備、高端數控機床、石油化工機械、機械基礎件等子行業。
精裝備制造業之所以會在“十二五”期間面臨較大的進口替代機會,主要驅動力如下:
第一,我國機械產品目前依然具有較高的進口依存度。總體來說,內燃機、儀器儀表、辦公用品和食品機械進口依存度較高。但是幾乎每個子行業的高端產品都依賴進口,如農業機械中的大功率拖拉機和高端水稻玉米收割機70%以上需要進口或者依賴外資企業,內燃機中的大功率高速機80%以上需要進口,石化機械中的大功率泵閥和反應器60%以上需要進口,機床工具中的高端數控機床95%以上需要進口,基礎件中的高壓液壓泵90%以上需要進口。較高的進口依存度為進口替代提供了大的空間。
第二,精裝備制造業競爭力有了較大提升。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基礎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取得了明顯的進步,這為我國精裝備制造業的進步提供了條件,目前我國已經在風電核電裝備、大型石化裝備、工程機械、重礦機械等領域的進口替代取得了重大突破,很多產品開始進入進口替代快速增長階段。未來的國際競爭潛力和進口依存度決定了該行業未來進口替代的進展。未來五年我國在工程機械、重礦機械、石化通用機械和基礎件領域競爭潛力較大,可望實現進口替代的大幅增長。
第三,精裝備制造業是裝備制造業的高端部分,具有技術密集、附加值高、成長空間大等突出特點;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性產業和工業崛起的標志;是一國制造業的基礎和主要競爭力所在。“十一五”期間,國家就先后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和《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開始了我國精裝備制造業的振興之路。2010年10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精裝備制造產業被確定為我國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20年將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工信部牽頭編制的《精裝備制造業“十二五”規劃》已經基本完成,預計將于近期出臺。根據該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15年高端裝備的銷售產值占裝備制造業的比例將達20%以上,年銷售產值達到6萬億元。未來十年,精裝備制造業將肩負由“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重任,將迎來黃金增長期。
由于未來5年投資的貢獻率將降低,消費的貢獻率將提升,因此我們認為與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的機械制造業,如工程機械的投資機會將減少,而與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和進口替代、產業升級密切相關的行業將會有更多的投資機會。而通用機械和基礎件由于下游行業的結構和正處于快速的進口替代升級中,將會產生更多的投資機會。
2011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