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用型無人直升機的市場發展空間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2-4-19
上一條:呵護健康 專家倡建食品安全“七星體系”
下一條:原材料:從宏觀經濟數據看后期鋼材走勢
羅錫文院士等農機方面的專家則看好農用無人機的施藥功能。南京農機化研究所梁建副所長說:“無人直升機采用超低量施藥,在大多數情況下明顯優于傳統防治方式。在分蘗期、孕穗期和結實期對稻飛虱、縱卷葉螟等的防治效果均優于常規噴藥。與常規用藥量相比,低容量的航空施藥噴灑方式可以有效地減少農藥用量40%,而且沒有藥害產生。作業效率也有明顯提高,與手動噴霧器作業相比,多可以達到100倍以上。”
無人直升機已在城市安防、監控以及森林防火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圳高科新農技術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毛越東對農用無人直升機在農田作業方面的推廣前景十分看好。她說:“無人機作業不僅可以解放勞動力,同時對食品安全、生態環境都有好處。批量投入生產,預計每臺售價在70萬左右。如果按設計壽命5年計算,可實現作業費毛收入300多萬元,節約藥費50多萬元。扣除相關費用,5年預計可實現120萬元的純收入,經濟效益相當可觀。現在各地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實力不斷加強,人工成本不斷加大。如果各級政府能給予補貼,市場應用前景相當廣闊。”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董事長李衛國也說:“這幾年我們一直在關注施藥方面的農用無人機。
這次演示的飛機是由軍工和有實力的研究機構研制的,我們對其充滿信心和期待。如果進行批量生產,我們公司可以購買幾臺,對全國相關作業單位進行租賃。”
專家們在評議時一致認為,與傳統作業方式相比,農用直升機在雜交水稻輔助授粉和水稻田病蟲害防治方面,具有作業效率高、安全、經濟等優點。我國每年水稻種植面積約5.25億畝,約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29%。每架農用直升機年均作業能力約為6至10萬畝,如果再加上批量出口,可以預期,農用型無人直升機的市場發展空間大。
2012年4月19日